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二月初八,腊祭日。
冬日腊祭,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国家最重要的祭日,或者说是节日之一,到了周代更被记入了周礼之中,由官方确定了腊祭的地位。
然而作为中原重要组成部分的昭国,施行腊祭的时日并不长。直到惠文王之前,昭国都并未将这一祭奠引入。
这同样也是列国认为昭国“不似其类”的原因之一。
因为地处西垂,为了在戎狄包围中生存下来就已经耗尽了昭国的所有精力,于是长久不与中原交流之下,昭国的很多风俗习惯都在向着戎狄靠拢。
这在昭国逐渐在西垂站稳了脚跟企图东进之后,为其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原因就是相比于华夏诸国争霸,各国更将昭国东进与楚越北上一样,都视为了外敌的入侵。
为了摆脱中原各国长久以来将与西戎杂处的昭国看作蛮夷的观点,在文化上向中原文明看齐,减少东进的压力,昭国在民俗民风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改革。
其中一项,就是惠文王于公元前326年将腊祭,这一源远流长的重要节日在昭国推行了下去。
于是,在前326这一年的冬日,昭国初行腊祭。
而这一年,也是赵肃侯过世,其子雍继位的一年。赵雍这个名字或许有人并不熟悉,因为后人多称其为赵武灵王。
同一年,借着为赵肃侯吊唁的借口,昭、楚、燕、齐、魏等国国君各领精锐在赵国参加葬礼,并在葬礼之后于龙门会盟。
这次会盟不只是让列国正式承认的昭王的霸主地位,更重要的历史意义是,龙门会盟开启了合纵、连横两大阵营相互攻伐的时代。
而列国中唯一缺席的,就是之后最早被灭的韩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立主义要不得。
今年的腊祭日,与往年稍稍有所不同。
除了必不可少的祭礼之外,今年昭国还广邀了各国政要来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观礼活动。
以粗壮原木搭建的观礼台上,随风飘扬的各国旗帜之下,各位代王参加的使者面上,均是沉重的色彩。
来的大多都是扶苏的熟人。
楚国使者是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任右徒靳尚,燕国则是太子丹,魏国来的是龙阳君,相邦赵胜代表的是赵王,只有齐国使者看着陌生。
扶苏一问之下才知,其人出身稷下学宫,同样是荀子的高徒,名为陆贾,如今被齐王拜为外相。
这么算起来,这个陆贾还算是扶苏的师叔辈。
让诸位见过大世面的使者们都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只能是列阵从观礼台前缓缓行过的黑色军阵。
这就是扶苏用来给难民们提振信心的计划:阅兵式。
扶苏原本没打算邀请这么多友邦来观礼的,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通过阅兵式让围观的难民代表们对大昭的军威有个直面的认识。
有了如此强大的军队保护,再有扶苏的详细安抚政策,不愁说动他们停止南下,留在原住地。
然而这样的计划到了始皇帝手中,很快就被变了本意。
或者说,任何一项计划到了始皇手中,都会被他加上额外的一项,甚至多项功能。
比如之前的积阴阁、军队退休制度,再有就是如今的阅兵式,无不被大大扩张了原计划。
这让扶苏在敬佩不已之外,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自省,到底是始皇眼界太宽,还是自己小家子气惯了,眼皮子太浅?
原本单纯只是用来提振难民士气的行为,被始皇整成了一出向列国炫耀肌肉的大戏。
看看列位使者的表情,就知道始皇的计划进行得非常成功。
为阅兵式打头阵的,只能是昭国一直以来的标志性兵种——弩兵。
为了避免擦枪走火,也为了不引起使者们的恐慌,弩手们端着的弩弓都是没有上弦的。
即便如此,当斜端着弩弓微微侧脸向主席台的弩阵缓步行过的时候,主席台上的众人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虽然知道自己安全无虞,但没人能够在看到弩兵阵后还能心如止水。
作为昭国高科技兵种的代表,弩兵们在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近似神话般的辉煌战果,同时也给列国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磨灭的深刻记忆。
没有人怀疑,只要弩兵们将背后箭筒中的弩箭上弦之后射向主席台,无人能够生还。
唯一阻止他们继续这么想的,就是正微笑向台下招手示意的大昭长公子,本次阅兵式的主持人,公子扶苏。
虽然不知道这位公子又在闹什么幺蛾子,但是只要他在这里,至少不用担心弩兵们突然发难。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