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com.cc,最快更新宋朝不演义最新章节!

    冯道能任这麽多次宰相,绝对是因为他辅佐皇帝的能力有加。这么好的人,如果只因为改朝换代,为了追随已经下台的皇帝而离开朝廷,这才是百姓人民的损失!他毫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如此替人民着想的人,怎么不好呢?

    「忠」不是那麽简单的字,不光是占用两个字元的单字,而是有多层面,多方向的意义的。

    于是,由于上文所述的种种因素,指【冯道不忠】是有一定程度不成立的。

    客观上来看的话,冯道是个很替百姓著想的人,笔者也挺敬仰他的!能做数十年宰相,可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但就像史书所说的那样,宋代许多称扬冯道的言论被忽视了,因此笔者查了欧阳修评论冯道的部分,才做出这样的结论。

    当然,除了不少历代名人或著作对冯道作出负面批评外,同样有不少名著都对冯道作出正面评价。例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吴处厚的《青箱杂记》、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明代李贽的《藏书》、清代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以及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六篇著作皆认为:冯道虽然不忠,但亦不可忘记他高尚的私德。

    冯道所处的时代环境,让他不得不变通

    但是,欧阳修却对冯道的私德只字不提。他只说冯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认为冯道的言行只是矫饰出来。然而他似乎未明冯道所处的五代环境对其为官之道实有影响。

    前面我们说了,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冯道所处的时代──五代十国,是一个黑暗、动荡的时代。有诗曰:「龙虎争战几春秋,五代梁唐晋汉周;兴废风灯明灭裡,易君变国若传邮。」可见当时朝代更替频繁,政局动荡。可是,冯道却能在乱世中泰然自处。如《资治通鑑﹒后晋纪》载:「(冯道)临难不赴,遇事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唯以圆滑应付为能事」意即遇到不好办的事情,便不出头;如果躲不过了,就要多加请示,不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此则能够应付了。若他不是懂得在乱世中为官之道,他也不可能颐养天年。所以,为人圆滑是乱世做官的变通之道,甚至可谓是必备条件,那么评价冯道的为人处世时,便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了。

    除了环境外,个人因素亦是不可忽略。根据林永钦在《骑牆孔子-冯道》和《四朝宰相冯道》说个人因素会影响史书的评论,尤其是中国史书。因为中国的史书多以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把人物分类和评品。于是,世人如欧阳修,便以为冯道是一个乱臣。

    冯道简朴廉洁、务实,学问高深,有胆识

    事实上,冯道确实是一个有私德、有学识、勇敢和目光远大的人,他并非全然「视道德如草芥」。即使他诚然不忠,也未至于在历史上没有翻身的机会。

    首先,薛居正《旧五代史》列举冯道的德行甚多。例如卷一二六《周书冯道传》说:「丁父忧,持服于景城,……凡牧宰馈遗,斗粟匹帛,无所受焉。」反映冯道的廉洁。

    又「明宗入洛,……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报才业,素知识者皆引用,唐未衣冠,履行浮躁者,必仰而置之。」从上可知冯道作风务实。

    上述冯道事亲、俭朴、廉洁、务实和事君等高尚私德,令他富有名望。连后汉末年迎圣驾刘贇一事都是他带队率领的。

    至于就冯道的学识而言,从任赞和李琪二事便能得知他学识丰富。一日,朝中有人向冯道说任赞(大学士)讥讽他的学识一事,冯道就召了任赞来澄清,并说他(任赞)只懂得文场秀对(词藻华丽),却不懂得应试题目(实际知识),令任赞惭愧不已。另外,曾做过后梁宰相的李琪亦曾被冯道指正不懂得地理,使李琪心服。

    不仅如此,冯道为人极具胆色。记得冯道在后晋为相时自荐出使契丹,在契丹回京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处就小住一段时间,后来平安回归。其实,一般人都没有这个胆色自荐出使,或者会因为害怕而急急南返。但是,冯道深明纵使他想急急南返,契丹的兵马亦可快速追到他,唯有坦荡缓行才可保住性命。

    结语:

    总括而言,冯道纵使不忠亦有其苦衷,但他的私德、智慧和勇气确实值得世人传颂。虽然正、反两面的评价都各有道理。但是,大家不可以因为认同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的史实。至少,冯道绝对是中国乱世中一位传奇人物!

    历史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给予那些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以公正的评价的话,想必九泉之下的他们也会为此寒心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