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葛恪回答说:“我牵它去寻草料回来时顺便让它认识认识太守府的路。”孙权听后哈哈大笑并任命他为会稽太守。这就是诸葛恪的聪明才智和应对能力的一个例子。他的才华和机智不仅赢得了孙权的喜爱和赞赏也让他在后来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东吴的盛宴之上,诸葛恪随着父亲诸葛瑾一同入座。孙权瞥见诸葛瑾的脸庞修长,心生一计,便命人牵来一头驴,用粉笔在驴脸上写下了“诸葛子瑜”四个字。满座宾客见状,无不大笑。诸葛恪却毫不畏惧,他快步走上前去,拿起粉笔在四个字下添上了“之驴”二字,瞬间将原本的戏谑变成了赞美。满座之人见状,无不惊讶于诸葛恪的机智与才华。孙权见状大喜,当即将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又有一日,孙权大宴群臣。席间,孙权命诸葛恪为宾客们斟酒。当酒巡至张昭面前时,张昭却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了斟酒。孙权见状,便对诸葛恪说:“你能让张昭饮酒吗?”诸葛恪领命后,对张昭说:“昔日姜尚父年近百岁,仍手握兵权,未曾言老。如今在战场上,您在后方;在酒宴上,您却坐在前方。这怎能说是养老之礼呢?”张昭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强饮下酒。孙权因此对诸葛恪更加喜爱,便任命他为太子辅臣。张昭作为吴王的辅臣,地位尊贵,位列三公之上。因此,他的儿子张休被任命为太子的右弼。同时,顾雍被任命为丞相,陆逊则被任命为上将军,辅佐太子守卫武昌。孙权则返回建业处理国事。在朝会上,群臣们共同商议伐魏之策。张昭奏道:“陛下初登大宝,不宜轻动兵戈。应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增设学校以安民心;同时派遣使者入川与蜀汉结盟,共同瓜分天下,徐徐图之。”孙权采纳了张昭的建议,立即派遣使者星夜兼程入川拜见后主刘禅。刘禅在听完使者的禀报后,与群臣商议对策。众人皆认为孙权野心勃勃,应断绝与蜀汉的盟好关系。然而蒋琬却建议说:“我们可以派人去询问丞相孔明的意见。”刘禅采纳了蒋琬的建议,便派遣太尉陈震带着名马、玉带、金珠、宝贝等礼物入吴祝贺。陈震抵达东吴后,将国书呈递给孙权。孙权大喜过望,设宴款待陈震并打发他回蜀。随后孙权召见陆逊商议蜀汉约会兴兵伐魏之事。陆逊分析道:“这是孔明惧怕司马懿的计谋。既然已经与蜀汉结盟,我们不得不从命。如今我们可以虚张声势做出起兵的样子与西蜀相呼应。待孔明攻打魏国时我们再趁机夺取中原。”于是陆逊立即下令荆襄各处都要训练兵马择日兴师。陈震回到汉中后将情况报告给孔明。孔明虽然担心陈仓难以轻易攻下,但仍决定先派人去侦察敌情。侦察兵回报说陈仓城中的守将郝昭病重不起。孔明闻讯后心中暗自欣喜,认为这是一个攻取陈仓的绝佳机会。孔明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轻声说道:“大事已成。”他转向魏延和姜维,这两位忠诚的将领,他深知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他命令道:“你二人带领五千精兵,趁着夜色直奔陈仓城下。一旦看到城中火起,便全力攻城。”魏延和姜维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他们对孔明的信任让他们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他们齐声答应,然后迅速离开去执行任务。孔明又叫来关兴和张苞,这两位年轻将领虽然勇猛,但经验尚浅。他低声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各领一支密令,按照计划行事。”关兴和张苞点头领命,也迅速离去。与此同时,郭淮得知郝昭病重,他急忙与张合商议对策。郭淮说:“郝昭病重,你速去替他守城,我这就写表奏报朝廷,请求定夺。”张合领命,带着三千精兵匆匆赶往陈仓城。然而,当张合赶到陈仓城时,郝昭已经病危。在夜色的掩护下,蜀军如同幽灵般出现在城下。郝昭听到这个消息,惊恐万分,他挣扎着想要上城防守,但已经力不从心。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蜀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而此刻,魏延和姜维领兵来到陈仓城下。他们看到城门紧闭,空无一人,心中不禁生疑。突然,城头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纶巾羽扇、鹤氅道袍的身影站在城头,正是孔明。魏延和姜维慌忙下马,拜伏于地。他们惊叹道:“丞相真神人也!”孔明微笑着命令他们进城。他解释道:“我得知郝昭病重后,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攻取陈仓城。我故意让你们三天内攻城,以稳定军心。同时,我暗中命令关兴和张苞出兵汉中,我则亲自率领一支精兵星夜兼程赶到城下。我利用细作在城内放火制造混乱,让魏军无法调兵遣将。这样一来,我们便能轻松夺取陈仓城。”魏延和姜维听后恍然大悟,对孔明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拜伏在地,表示愿意为孔明赴汤蹈火。孔明又下令让魏延和姜维不要卸甲休息,立即引兵去袭散关。他们二人领命而去,果然顺利夺取了散关。当他们登上关楼准备卸甲休息时,突然发现关外尘头大起,原来是魏将张合率军赶到。魏延和姜维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是孔明神算的又一环节。他们迅速分兵守住险道,准备迎战张合。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孔明的敬佩和信任,他们知道在孔明的带领下,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能取得胜利。在蜀地的深山中,张合望着那条狭窄而险峻的要道,被蜀军牢牢把守。他无奈地摇了摇头,下令全军撤退。魏延见状,立即率领精锐骑兵追击,一阵激烈的战斗过后,魏军死伤惨重,张合率领残兵败将匆匆逃离。魏延回到关上,立刻派人向孔明报告战果。孔明站在关楼上,远眺着远方的祁山,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他先是亲自率领大军从陈仓斜谷出发,一举夺下了建威。随后,蜀军如潮水般涌进,势如破竹。后主刘禅又派遣大将陈式前来助战,孔明信心倍增。再次出兵祁山,孔明在祁山脚下安下营寨。他召集众将,沉声说道:“我二次出兵祁山,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今再次来到这里,我料定魏军仍会在我预想的战地上与我决战。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会攻打雍、郿二地,因此会重兵防守。然而,我观察阴平、武都二郡,与汉地紧密相连。若我们能夺取这两座城池,便可分散魏军的力量。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往取城?”姜维挺身而出,朗声说道:“末将愿往取武都!”王平也紧随其后,表示愿意前往阴平。孔明大喜,当即命令姜维率领一万精兵攻打武都,王平率领一万精兵攻打阴平。两位将领领命而去,各自踏上了征程。与此同时,张合带着残兵回到长安,向郭淮、孙礼报告了战败的消息。郭淮闻讯大惊,失声道:“若如此,雍、郿二地恐怕也难保了!”他立即命令张合驻守长安,孙礼保卫雍城。郭淮则亲自率领大军火速赶往郿城防守,同时派人急报洛阳告急。远在洛阳的魏主曹睿接到告急文书后,心中大惊。正在此时,又有近臣奏报:“陈仓城已失守,郝昭将军阵亡,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散关也被蜀军夺去了。”曹睿闻报,脸色顿时变得苍白。紧接着,又有奏报称东吴孙权称帝,与蜀国结盟,陆逊正在武昌训练兵马,随时可能入侵中原。曹睿闻听两处危急,顿时手足无措,心中慌乱无比。此时,曹真因病未能痊愈,曹睿急忙召见司马懿商议对策。司马懿沉思片刻,说道:“依臣之见,东吴不会轻举妄动。”曹睿疑惑地问道:“卿何以知之?”司马懿解释道:“孔明一直想要报猇亭之仇,并非不想吞并东吴。只是担心中原趁机攻击他们,所以暂时与东吴结盟。陆逊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故意做出兴兵之势以应对蜀国,实际上是在坐观成败。陛下不必担忧东吴,只需防备蜀国即可。”曹睿听后恍然大悟,赞叹道:“卿真乃高见!”于是,曹睿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并命近臣取来曹真的总兵将印交给司马懿。司马懿却摆摆手说道:“臣自去取之。”他转身离去,心中已有计较。一场关乎中原命运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在那个秋日的黄昏,曹真躺在卧榻之上,窗外的树叶随风飘落,宛如时间的碎片,悄无声息地洒在了他的心头。曹真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而魏国的未来却依然迷雾重重。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司马懿踏入了他的府邸,他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他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断。曹真看到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他知道,司马懿是个有智谋的人,是魏国未来的希望。“仲达,”曹真轻声唤他,“你知道东吴和西蜀已经联手,孔明也已经出兵祁山了吗?”司马懿点点头,他的脸上依然平静如水。“我已知晓。”他说。曹真叹了口气,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魏国此刻危在旦夕,仲达,你愿不愿意出任都督,守护我们的国家?”司马懿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我愿意尽我所能,但都督之位,我不能接受。”曹真急了,他挣扎着从卧榻上坐起。“仲达,如果你不出任都督,魏国将危在旦夕!我必须亲自去见皇帝,让他任命你为都督!”司马懿摇摇头,他的声音依然平静。“天子已有旨意,但我不敢接受。”曹真看着他,眼中满是惊讶与不解。“为何?”司马懿深吸一口气,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悠远。“因为,这个位置,应该是你的。”曹真愣住了,他看着司马懿,眼中满是震惊与感动。他明白,司马懿是在为他考虑,为了魏国的未来。他明白,自己的病已经拖不住了,而司马懿,正是魏国最需要的人。最终,曹真将都督的印交给了司马懿,他知道,这是魏国最好的选择。司马懿接过印,深深地看了曹真一眼,然后转身离去。他的背影在黄昏中显得那么坚定,那么高大。曹真看着他,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司马懿会带领魏国走出困境,走向光明。而此刻的司马懿,心中也充满了决心。他知道,他的路还很长,他的任务还很重。但他也知道,只要他在,魏国就不会倒下。他会带领魏国,迎接未来的挑战,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