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共享自习室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陆梅看到老哥和庄晓捷的交往日渐步入正规,内心甚是得意。当然,令她满意的还远非于此。在密切关注老哥和准嫂子的情感动向的同时,她也在集中精力地在自己经营的项目中悄悄地开僻着新的事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初陆川给陆梅办的共享自习室越来越受广大工薪族和学生族的欢迎。在最初经营中,生意并不火热。主要客源是人们口口相传后慕名而来的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之后,随着口碑逐渐提升,名气也越来越大。
陆梅对这一现象十分感兴趣,她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对共享自习室倍受关注的背后原因进行了专门分析。通过广泛调研和数据分析,她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年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足于现状,想要通过自学方式提升个人学历资格和技术能力,从而获得改变人生的机会。也有更多年青人、中年人生视起学习充电的意义和作用。他们主动淡化朋友圈和平淡无味的应酬,将精力与时间转移到学习阅读中来。也有一些人既不为求学升职加薪,也不为修身养性,同样也选择到自习室来消磨时光。他们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要感受这里的精神和文化氛围,给孤独的心灵找一个可以安放的归宿。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陆梅又利用大量时间进行了市场前景调研。其中一项就是对市区内图书馆、公共自习室、咖啡屋、奶茶店等多处具备提供学习环境的场所进行了细致摸底。她从中发现,虽然现在渴望拥有较好学习环境的人群数量众多,需求较大,但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地方却为数有限。大学中,教室的数量有限,并且开放群体也极为有限,社会人员通常不能分享这类资源。社会图书馆中的公共自习室也往往是处于从属地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环境开放,缺少私密性。而类似咖啡屋、快餐店、奶茶店、书吧之类的场所,或者可以满足随性的、短时间的阅读需要,却难以满足需要绝对安静的深度阅读思考的场所条件。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城市人群性格更加独立,但也更害怕孤独,虽然都在努力保持着与他人的交往距离,却又渴望融入群体。在居家独处和外出活动之间,大部分人可能更愿意选择后者。在此其中,那些有阅读需要的人,可能更愿意在群体中享受独处,而不是将自己我封闭在无人的空间中自学。这样,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自习空间,就成了此类人群想要解决的现实或潜在需求。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与此相对的是,早前以房地产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之下,催生出大量的写字楼、商业门脸、公寓楼等房产类型,但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变化,房地产经济的泡沫经济势必要趋于下滑,那时,会有大量空闲房产,而这些房产如果加以开发利用,将会为共享自习室提供大量的资源。而且,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经济将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人们找寻自习场所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可能将更加依赖网线搜索,而资源的调配与管理也将更多地通过网络来实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