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以上3段内容是对小康大同的描述,这种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产生于中国的2000年前,是极为可贵的历史资料。再次,《大学》和《中庸》、《学记》3篇分别记载了许多合理的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大学》和《中庸》原本属于《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将2篇单独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从宋朝到清朝的六七百年间,成为青年学子入仕应考的必读书。
《大学》中说道:生财有方法、规律可循,这就是干活的要多,吃饭的要少,生产效率要高点,消费速度要慢点,那么财富就永远充裕了;仁者把自己的财富分给别人,赢得好的名声,不仁的人宁可要财富,不要好的名声,没有听说过国君爱好仁而臣下却不爱好义的,也没有听说过臣下爱好义而事情却办不成的,也没有听说过臣下不把国家府库和财富当作自己的财富而加以爱护的。
这是儒家理财的经典论述,也是古代财政经济学的宝贵遗产。《中庸》中则记载了孔子的话语: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以叔孙通为代表的汉初儒生们,在结合汉初实际为汉家王朝制仪、制礼的同时,他们还摘取先秦儒家礼学思想的遗文、遗说,撰写了一大批礼学论文,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礼学巨著——《礼记》。在《礼记》中,汉儒们不仅编出了一张从治理国家、求学问道一直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精细周密的礼仪网络,而且还从宇宙观、人性论、历史观的哲学高度对礼的起源、礼的作用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可以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走向成熟。
《礼记》一共49篇,它的目录是:
曲礼上、曲礼下、檀弓上、檀弓下、王制、月令、曾子问
文王世子、礼运、礼器、效特牲、内则、玉藻、明堂位
丧服小记、大传、少仪、学记、乐记、杂记上、杂记下
丧大记、祭法、祭义、祭统、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
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奔丧、问丧
服问、间传、三年问、深衣、投壶、儒行、大学、
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
好了,我们来欣赏一下精彩的《礼记》吧!
《礼记》全文欣赏
(1)《曲礼上》
《曲礼》是组成《礼记》的一部分,曲是细小的杂事,礼是行为的准则规范,曲礼指的是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庄重严肃若有所思的样子,说话要态度安详,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傲慢之心不可以产生,欲望不可以放纵无拘束,志气不可以自满,享乐不可以无度。
对于道德、才能胜过自己的人,要亲近和尊敬他,畏惧并爱戴他。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以只知道他的优点,而不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以只知道他的缺点,而不知道他的优点。自己有了积蓄,要分给贫穷的人,居安思危,能够及时改变处境。
面对财物,不可苟且占为己有;面对危急,不可以苟且逃避。在小事上争讼,不可以求胜;分配财物,不可以求多。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以装懂,对自己已经搞懂的东西,回答别人时,要归功于师友,不可以占据成为自己的功劳。
至于坐的样子,要像祭祀时的尸那样端重;立的样子要像斋戒时的人那样恭敬。礼节要合适,出使时要顺应当地的风俗。
所谓礼,是用来确定任何人之间关系的远近,判断事情的是或者不是,分别事情的何时应当相同何时应当相异,明辨事情的得礼或者失礼。按照礼说话,不要随便取得别人的喜欢,不可以说做不到的话。按照礼,做事不能超过自己的身份,不能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和人套近乎。
涵养自己的德行,实践自己的诺言,这就叫做完美的品行。行为合乎忠信,言语合乎仁义,这才是礼的实质。按照礼,听说过招致贤人是要用他的德行来影响教化,没听说过招致贤人只是要他当块招牌而已。按照礼,听说过有学生主动来到师门拜师学艺的规矩,没有听说过老师反而到学生住处去施教的。
道德仁义这四个抽象的概念,没有礼就落不到实处;教育训导,整饬民俗,没有礼就会顾此失彼;区别争讼的是非曲直,没有礼就无法判断;君臣、上下、夫子、兄弟的名分,没有礼就无法确定。学习做官的本领和学习六艺,如果弟子侍奉老师无礼,师生之情就不会亲密。百官在朝廷上的班位,将帅的治军,官员的到任履行职务,没有礼就无法体现威严;求福的祷告,谢神的祠堂,以及常规的种种祭祀,供给鬼神的祭品都有规定,不按照礼数来做,就显得内心不诚,外貌不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