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朱元璋眼里的地位,都要远远超出所有藩王,最受朱元璋的信任和依赖,即使朝中三公和六部尚书轻易都不敢得罪于他,可是朱棣最大的弱点,就是常年不在中枢,很容易被边缘化。
因此朱棣除了时常进京之外,就是结交京城里任何有用之人,当然主要是以皇族和亲戚为主,这样不会令帝王生疑,这些人能够亲近朱元璋,经常顺嘴提起他的存在。
不这样煞费苦心的话,即使感情再好的帝王父子,说翻脸也就翻脸了。朱元璋虽然最顾念亲情,可是对于屡犯过错的儿子一样法不容情,就和历代开国帝王一样,赐死圈禁什么的毫不手软。
现如今随着朝中重臣武将被一一诛杀,也越发的凸显朱棣等几位手握重权的亲王地位,朱元璋靠儿子们去节制边镇诸将,对内依靠的是文臣和驸马,对外视朱棣等几个儿子为长城。却不知最疼爱的皇孙朱允炆,早就开始把亲叔叔们当成了眼中钉。
朱棣虽说有继承皇位的野心,而此时肯定是不敢有任何谋反之意的,毕竟以区区北平一隅之地,焉敢和拥有整个天下的侄儿对抗?徐灏猜不透为何朱允炆会一上台就马上急着削藩,如果等坐稳了皇位之后,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感觉不难把朱棣长期困在北方。
等时间久了坐稳皇位,一切准备就绪,一纸诏书即能兵不血刃的把朱棣一家请到京城,然后厚赐金银,选个封地让其颐养天年,如此不是皆大欢喜?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除了朱棣确实是雄才大略和jing通兵法之外,其余诸王几乎都是些庸才,根本没必要去担心诸王敢起兵造反,难道朱允炆就看不出来嘛?
看来朱允炆还是太年轻太心急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几个文人绑一块自以为遍览史书,为了防止汉朝的八王之乱重现,就急冲冲的去削藩,没想到真的一手造成靖难之役。
而不问是非就逼死了亲叔叔和圈禁了大批皇族,多位皇族更是直接被贬为庶民,能不使得天下官员和百姓为之心寒?值此天下初安人心思定的时候,因有朱元璋的教诲和监督,诸王的表现大多堪称可圈可点,没什么劣迹,因此谁会认为此举是为了江山社稷?在老百姓看来,不过是为了巩固皇权,排除异己而已,何况那时太祖皇帝尸骨未寒。
徐灏就这么一边静静听着王宁和打扮如同寻常妇人的临安公主叙旧,一边想着自己的事情。
想起死去的蓝玉,徐灏就更想不明白了,蓝玉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并不是朱棣而是朱允炆。别看朱允炆管蓝玉叫做舅舅,前文提过,朱允炆的生母乃是太子朱标的继室,他下面的三弟才是嫡出,乃是蓝玉的嫡亲外甥,蓝玉被杀的原因之一,就是曾对朱元璋册立庶长孙而非嫡长孙表示过不满。
徐灏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或许是因为身份上的原因,以至于朱允炆为此寝食难安,按照立长不立嫡的原则,可不是上面那些亲叔叔都比他更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吗?
怪不得呢,如朱允炆这样的文人,最在乎的就是个名分大义,他如果不把诸王都除掉的话,他怕不是觉得自己就不能被称之为正统吧?
此时临安公主对他柔声道:“多谢你过来探望我,都不是外人,我就称呼你一声侄儿。今后闲着无事时,就过来看看,到时我亲自下厨做些小菜。”
徐灏闻弦歌而知雅意,赶紧站起来施礼道:“侄儿记住了,今后当时时登门探望长辈。”
王宁对徐灏的机灵非常满意,笑道:“最好过几天就过来,给皇姐讲些趣闻故事。”
“是。”徐灏保证道。
如此留下了一堆礼物之后,王宁带着徐灏他们辞别临安公主,一起出了公主府,原路返回。
途中王宁暗中嘱咐道:“皇姐有几桩难事,我身份所限不便出面,而你身为大内侍卫又兼着燕王府门下,算是半个宗人府的人,有你出头最好不过了。”
徐灏心说不带这么坑人的,什么叫做半个宗人府的人?我又不是傻子。不过既然已经应承了此事,徐灏也不准备耍赖,冤有头债有主,直截了当的禀报朱元璋就完事了,哪用得着私底下去解决?
哦!徐灏明白过来了,敢情还是得被当了枪使,这临安公主有难处,王宁身为驸马不便告诉岳父,通过自己这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之口,说给朱元璋听,无疑最稳妥不过。
当下徐灏无语的应承下来,算算ri子后天就要进宫当差了,如今他在宫里没事就拎着一把绣chun刀,围着乾清宫前的那块田地打转转。
朱元璋种田的时候就喜欢询问些京城最近发生的任何事,事无巨细都要问清楚,闹得府军前卫一干侍卫人人就和打了鸡血似的,没事就满京城里溜达,到处打听那些有的没的之隐秘八卦传闻,以期得到帝王青睐。
盯着王宁离去的背影,徐灏骂了一声老jian巨猾,此事绝对是怀庆公主请求丈夫帮助大姐,王宁花花肠子多,就转弯抹角的托燕王朱棣写信吩咐自己做事,然后王宁于长公主府前巧遇自己,都是看中了自己目前御前侍卫的身份。
和这些喜欢算计人玩的家伙们打交道真是累啊!一不小心就被人给利用了。徐灏感叹着瞅着被他利用的朱高煦,心里略微平衡。
;